小的時候,我們家住在台中縣烏日鄉,那個時候對「上台北」是有無限的憧憬,因為台北有好多好玩的百貨公司,還有重點「兒童樂園」,更是每上台北必去。

到了我小一下學期,老爸突然被公司調到台北工作,我們家也過了半年多南北分離的日子。因為如此,當時就常常和老媽坐火車上台北,到大直我爸租的房子渡週末,或是住在南海路的教師會館,因為我老媽那時候還是一間私立高職的夜間部老師。依稀記得當時牽著我媽的手,站在教師會館外,南海路中央的雙黃線等著過馬路的情景。

到了小二的時候,全家就搬到台北,住在同安街一間小公寓裡。搬到台北之後,西門町變成我們家幾乎每周必去的地方。還記得那時候在重慶南路的遠東出版社樓上學電腦,當年遠東出版社可是一間超大的書店,共有四層還五層,其中一二三樓都是賣書的,四樓和五樓則是小朋友的才藝教室。還記得當年遠東出版社一到週末熱鬧的樣子,電腦教室外面擺了幾台AppleII,一到休息時間,所有小朋友都在玩「超級運動員」,當然也是當時最流行的遊戲。後來也有在YMCA學過游泳,但我已經忘記是哪裡的YMCA,只記得離西門町也很近,游完一樣會纏著我老媽帶我去西門町逛。

上完課幾乎就是會去西門町逛逛,那時候的衡陽路是最熱鬧的地方,從遠東出版社一路人潮到力霸百貨,然後再延伸到中華路,再到來來百貨與今日百貨。當然,寶慶路上的遠東百貨人也是挺多的。衡陽路上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樣東西,第一樣是左手邊的新東陽,小時候常常在那邊吃飯,記得人潮多得不像話,連找位子都很難。第二樣是新東陽對面的義美,那邊賣的霜淇淋,我記得每次經過,爸媽都會問我們要不要吃。第三樣就是中山堂停車場外面的糖炒栗子,雖然我們家很少買,但經過時總會聞到甜甜的味道,這味道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很愛,不過現在賣手炒糖炒栗子的攤子真的很少了。

走到力霸百貨,人照樣是多得不得了,那透明電梯每次去必坐,等著坐電梯的人更是排隊排得天荒地老。除了透明電梯,對力霸百貨最深的印象就是那高高的中庭天井。逛得差不多,就會慢慢晃去中華路,然後走到西門町的來來百貨。

來來百貨的人一樣多得不得了,旁邊的獅子林也是人潮擁擠,小時候我比較喜歡去來來百貨,因為有很多小朋友的東西,還有樓頂的噴水池。每次經過噴水池,老媽總是會給我一個銅板丟到水裡然後許願,那時候哪知道什麼許願啊,呆呆的我根本沒有什麼願望,然後我媽就會問「嫁給XXX好不好?」我就會說「好」,然後大人就會笑得很開心。

逛完來來後就會去吃晚餐,一條龍餃子館是常去的店,偶爾也會去中華商場下面吃。吃完後就坐著老爸的車回家,印象最深的是在峨嵋停車場上,望著窗外今日百貨的燈光,然後捨不得回家。上面沒提到今日百貨,好像當時今日百貨賣的東西都不是小朋友喜歡的,所以我們也很少會去。

小時候的西門町,大約就是這個樣子。

中間有好幾年的時間再也沒去過西門町,一直到上了國中,因為開始迷鳥山明,在買了他的畫冊之後,發現他很喜歡做模型,我和同樣喜歡鳥山明的死黨兩人,在打聽到西門町有賣模型之後,便摸路到了西門町。但是這時已經完全認不出來這是小時候常去的那個西門町,兩人迷路了許久好不容易摸到萬年,也開始了國中三年迷模型的日子。

這時候最常去的就只有萬年,去西門町大都只為了買模型,然後可能和死黨在地下一樓吃個冰或牛排,對當時零用錢很少的我來說是一大奢侈。那時捷運木柵線剛開始施工,和平東路一帶馬路正在挖,我常常一個人騎著腳踏車跑去萬年買模型,然後晚上就是不眠的模型夜。

有時也會跑去重慶南路的漫畫便利屋,那時候畫漫畫還是件很稀奇的事,畫漫畫的器具也很不好買。重慶南路的漫畫便利屋可說是我補貨的地方,舉凡沾水筆、稿紙和網點都在那兒買。記得一張網點要價300塊,常常買了網點就沒錢買模型。

國三的時候很流行港星,西門圓環那時有一家專賣港星照片和海報的店,中華商場也有,這些店是我幾乎每星期都會去的地方。中華商場賣郵票的幾家老店家也是我常去的,雖然很少買但很愛逛。國中的我只去萬年和中華商場這兩個地方,來來百貨、力霸百貨和今日百貨幾乎是沒有再去了。

到了高中,因為學校離西門町很近,就更常去那兒晃。雖然這時候不做模型,也不迷偶像了,高一的時候還是會去逛逛,尤其是加入合唱團之後,為了準備高一下的三團聯演,星期六下午都會去建中練唱,記得都是兩點開練,我常常12點下了課就跑去西門町吃東西,然後再頂著大太陽走去建中。或是去天橋上的「黛德美」買髮飾,在那個仍然有髮禁的年代,努力在一堆花花綠綠中找勉強符合校規的髮飾。當然,買給同學或學妹的禮物,也幾乎都是在這兒挑的。

這時候去的一樣還是萬年,考上高中那年暑假因為太閒了,就開始狂打電動,那時候超任剛出,也從那時候開始了我的電動不歸路。除了萬年,這時候圓環開了家唱片行,零用錢除了買漫畫用品之外,就是買唱片。但是這時候的西門町真的很亂,我也真的在這遇過很多奇怪的伯伯,除此之外,街道的髒亂,與三不五時的鬥毆新聞,讓我每次說要去西門町,家人都會投以不悅的眼光。

高中時的另一個回憶是中山堂,當時能表演的地方不多,在特區唸書的我們,因地利之便,最常租用的表演場所就是中山堂。那時候一學期最少要在中山堂演出三次,也因此和中山堂有一份特殊的感情。中山堂那時候是沒有後台的,所有要演出的人員就自己隨便找個地方就地而席,或是乾脆溜出去逛百貨、吃雪王冰淇淋。不過有名的中一排骨倒是很少人去吃,記得是因為價錢不是高中生負擔得起的緣故。那時候的學生電影會也幾乎都是在中山堂,尤其是建中的,好像有很多同學沒事就會跑去看建中放的電影,但當時我對電影沒什麼興趣就是。

大學的時候,中華商場拆了,它的最後一天我沒有去,只有在要拆的前幾天去了一下,但也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或紀念。陪著我過了好幾年的臨時天橋不見了,原本在二樓的黛德美搬到了重慶北路,圓環拆掉了,衡陽路的一把大火燒掉了一整排的店家與老房子,力霸百貨、今日百貨與來來百貨相繼歇業,記憶中的西門町也隨之遠去。

等我大學畢業參加青韻,中山堂整個改建,現在的中山堂是個很棒的表演場所,後台也整理了出來,化妝間甚至還滿高級的。不過我對現在的中山堂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唱台,大家都知道合唱團的唱台是像階梯一樣,一層層疊起來的,中山堂的唱台每一層都有大概120公分高,在上面唱過一兩次,每次都很怕從上面摔下來,尤其是站在最上面那排的時候。

一直到現在,雖然獅子林不再人潮擁擠,雖然來來百貨不見了,雖然中華商場拆了,雖然衡陽路不再門庭若市,但是現在的我依舊喜歡在週末去西門町看看走走,喝一杯成都鳳梨湯或楊桃冰,冬天時繞去寶慶路的遠東百貨買那攤不知賣了幾十年的糖炒栗子(我一直無法確定這攤和我七歲與高中時的糖炒栗子是不是同一攤),然後去中山堂前面邊吃邊看小朋友溜冰,試著尋找往日的那一點點回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tha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